范文查询

《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免费下载

共有115人下载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范本,4805字政务工作总结范文格式模板免费下载

文库文档:政务工作总结

文档格式:word文档

资源语言:简体中文

核心要点: 会上 表彰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全文字数:4805字

下载次数:115

在线试听:试听全文

上传时间:2019/12/24 星期二 5:37:55

范文《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doc》内容预览及下载

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范文(部分内容)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全面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3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大会,是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学习贯彻省、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表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科室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

文档下载地址

《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DOC》

免费政务工作总结范本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doc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一以贯之,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搞好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积极与农业、种子等部门建成共同利益的经济联合体,并采取“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 ( 招商引资   农民收入 )

×派出所青年文明号自查总结.doc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一以贯之,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搞好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积极与农业、种子等部门建成共同利益的经济联合体,并采取“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 ( 自查   派出所 )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doc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一以贯之,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搞好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积极与农业、种子等部门建成共同利益的经济联合体,并采取“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 ( 工作总结   财务审计 )

市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总结.doc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一以贯之,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搞好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积极与农业、种子等部门建成共同利益的经济联合体,并采取“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 ( 工作总结   工作人员 )

环保局干部个人年度工作总结.doc下载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199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于本地实际和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集中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一以贯之,狠抓不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搞好农产品精细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本地资源特色的市场容量大、竞争力强,对农业生产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并使这些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进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经营体系,使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广大农民,一头连着广大消费者,具有经营规模大、购销网络多、市场信息灵的优势,向生产者反馈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协助农民引进优质品种,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收购本地优质产品,搞好加工,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宣传和促销手段,提高优质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条件的企业可积极与农业、种子等部门建成共同利益的经济联合体,并采取“公司十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与农村、农业和农民搞好协作,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村服务社, ( 环保局   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