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 惟砚作田范文(3764字)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以砚为主题的展览,可以借此帮助观众理解中国特有的文人用具之深远意境与涵养。砚是我国传统书写文化的文房用具之一,砚所触及的历史人物幽怀雅抱,在感受到浓浓中华文明最为深邃的内在世界时,弘扬中国工匠的绝妙技艺、文人的文化取向和艺术情怀。
实用与气度
砚,亦称研,是研墨的工具。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房器用,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砚自战国秦汉至两宋的砚以实用为主,是从初创到逐渐发展的阶段,砚形或古拙雄健,或气势飞扬,或端庄雅致。汉代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其工艺具有深沉雄大的风格,器形简朴,以实用为目的。六朝时期,由于陶瓷业的发展,陶瓷取代石料成为最主要的砚材。隋唐时期,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端、歙、澄泥等名砚开始为世人所好。前期以圆砚为多,中唐以后箕形砚开始占主导地位。砚形饱满大方,华丽张扬。两宋时期,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砚形开始增多,但以抄手形为基本样式。下面就以此次展览中品类居多的三大砚石来进行逐一介绍。
端砚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在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砚”之说,为端砚、歙砚、澄泥砚和洮河砚,“四大名砚”材质出众,为众砚之首。
端砚由端石琢制而成,端石的主要产地在广东肇庆羚羊峡斧柯山端溪水一带。唐代肇庆属于端州,所以称为端砚。根据记载,端石开采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唐墓中也已有端砚出土。肇始于唐代,初兴于宋代,繁荣于明清的端砚,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文房伴侣。从唐代至清代,端石的开采连续不断,只是各个坑口的开采时有先后。端砚的主要坑品有坑仔岩、麻子坑、宋坑、梅花坑、绿端、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白线岩等。
端砚被称为“四大名砚”之首,石质的主要特点是细腻、幼嫩、致密、坚实,素有“发墨不损毫”“呵气可研墨”“久用锋芒不退”之誉。端石的硬度为摩氏三点五度,适合雕刻。前人除了对端砚石质的赞扬,对端石的石品更是大加称颂。所谓石品是指砚石上的纹理花纹,这些纹理花纹赏心悦目,而且与发墨具有一定的关联,是评价端砚价值的重要因素。
端石的石品名目繁多,端砚著名的有如下几种。鱼脑冻:形状如煮熟的鱼脑,层层晕开,色泽是白中有黄略带青,是端石中石质最细腻,最幼嫩的地方。蕉叶白:如蕉叶初展,一片娇嫩,色白中略带青黄。青花:是石上的微小斑点,呈青蓝色,湿水方才显露。天青:一般呈片状或团状,为纯净通透的蓝黑色。火捺:也称“火烙”,形状像火烙一般,或如熨斗熨焦,色呈紫红而微带黑色。金银线:端石上的线条,黄褐色者为金线,白色者是银线。冰纹:似线非线、似水非水,如白色线条晕散开来。石眼:生长在端石上,如动物眼睛有层层晕圈。
歙砚
歙砚与端砚、澄泥砚、洮河砚、红丝砚和松花砚等被誉为中国的名砚。歙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此地唐代属于歙州,故名歙砚,又称龙尾砚。
根据记载,唐开元年间,在安徽合肥的一个中唐末年的船形砖墓中发现有歙石砚。南唐时期,歙砚为帝室所喜好。宋代歙石重新开采,精品迭现,众多文人为之歌咏,是歙砚历史上的繁荣期。元明,歙砚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到清乾隆,歙石得到新的繁荣。
歙石的硬度为摩氏四度左右,具有结构坚紧、纹理缜密石肤滋润,发墨如砥的特点。苏轼在《孔毅夫龙尾砚铭》云“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e理,金声而玉德”,是对歙砚恰当的赞扬。
歙砚的主要坑口有眉子坑、罗纹旧坑、里山坑、水弦坑、水蕨坑、金星坑、溪头坑、叶九坑、碧里坑等等。歙砚常见的石品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等五类:
罗纹:其纹理如同丝绸一般,丝纹或长或短、或曲或直;
眉纹:又称眉子。呈黑色,条状,好像人的眉毛;
金星:一种硫化铁点滴物,金黄色,点状分布于歙石;
金晕:金黄色,成片呈块状分布,变化多端;
鱼子:歙石中细小的黑点,其形如鱼子,分布均匀密聚。
澄泥砚
中国的名砚中,端、歙、红丝、洮河等都是石砚,唯独澄泥砚是一种陶砚,是用经仔细淘洗过滤的细泥加坚固剂做成坯块,风干后雕琢为砚形烧制而成的。澄泥砚具有耐磨,且不易渗水的特性。据载,澄泥砚唐代时已有。
1983年河南洛阳隋唐东都城遗址,出土有唐早期的龟形澄泥残砚。澄泥砚在宋代十分兴盛,产地扩大,许多砚上留有制造者的名款。明清时期,澄泥砚的制作与雕刻大有发展,澄泥砚的特点,坚细耐磨,发墨而不耗墨,可塑性强,色泽多变。澄泥砚的产地主要在北方的绛州(今山西新绛县)、虢州(今河南三门峡市灵宝一带)、泽州(今山西晋城)、相州(今河南安阳一带)和山东的柘沟镇等地。其中虢州的澄泥砚在唐代曾是贡砚,到明清时期制砚中心移至临近的陕州(今三门峡市陕州)。在现在的陕州西张村镇人马斋村,还保留着古法澄泥砚的制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 陈端友制笋形端砚
长17.4厘米、宽11.4厘米、高3.2厘米
砚身为一段纵向剖开的毛笋(又称毛竹笋),艺术构思与瓜形端砚相似,笋的表面自上而下琢出层层叠叠布满直条纹的笋壳和逐渐粗壮的侧芽,笋壳已有剥损,露出部分鲜嫩的笋体;圆而突起的侧芽已招虫蛀,蛀洞妙化为不规则的砚堂,砚堂的四周顺势凹下以为蓄墨。砚背为毛笋的剖面,由于不似竹根般坚实,故剖面干净利落,前端是层状的笋壳,竹节同向弯曲,由上而下渐次疏落,与砚面呼应。砚的后侧有“端友手制”阳文篆书方印。 整挖红木砚盒,分成两部分,相合呈完整的笋形,笋壳交互迭压,侧芽密布。盒的后侧有“丙子仲冬陈端友造”条形阳文篆书款,条形略带弧度。“丙子”为1936年。
元明的砚形与清砚的精工
这一时期砚形变化多样,已不复固定的样式。风格浑厚朴实,端庄凝练。元明砚的造型承袭了早期的箕形、抄手形、长方形、圆形等,也有各种富有个性的样式。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员华慈祥先生也解释了抄手砚是为了随身方便携带而孕育而生的,可随文人移动携带方便之用,其前身是随箕形砚演变而来的。两宋抄手砚大多呈砚首窄而硕尾宽,三侧壁内敛的形状,早期砚堂呈斜坡状,以后砚堂逐渐抬起,渐趋平坦。
作为中国砚史的巅峰之作,清代砚材取用、造型、纹饰、雕琢工艺、题铭诸方面,多超越了前代,达到砚史的高峰。端、歙、松花、澄泥、红丝、洮河等名砚各擅胜场;漆砂、砖瓦、紫砂、玉石也为砚用。
二十世纪下半叶 陈端友制九龟荷叶形端砚
长17.7厘米、宽15.6厘米、高3.2厘米
砚正背面雕刻一幅九龟戏荷塘图景,周边以重叠密布的荷叶将其融合成统一的造型整体。在布局上,中间的大块空间既作为池塘,又是磨墨的砚堂,同时,空疏的池塘与砚边交相错杂的荷叶对比,显得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构思十分巧妙。在残荷败叶间有九龟出没,龟或从荷下探出龟首;或潜至叶底,o在水面露出细细的龟尾。给静谧的荷塘带有无限的生机。
木砚盒相合成龟形,龟首、龟足内缩,龟背已琢出龟甲,某些龟甲已刻纹样,但未能完工。此砚,从开始设计制作,前后历时三十多年,陈端友总是随身携带,反复研究,力求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最后终于完成这方呕心沥血的代表作。惜砚盒为未尽之作。
清代早期砚既有继承明砚的艺术风格,造型端庄大方,雕工凝重洗练,也有新朝的时代风尚。以顾二娘、王岫君、谢汝奇、董汉禹为代表的制砚艺人与文人相互合作,创作出或古雅华美或意境高远的砚林佳作。此时,文人题铭与文人制砚、刻铭被奉为书斋佳事。康熙时期,产于满族“龙兴之地”松花江流域的松花石被琢为宫廷专用砚,成为新的砚种。
文人题铭砚在清代发展到极致,题铭内容涉及砚的制作者或拥有者、砚的来源和开采、材质与形制的描写和赞颂,表达文人的认知、感悟、志向等思想情感。题铭书体则以行、隶、篆、楷、草为主,旁及金文、石鼓文等。此时,文人雅士参与制砚、刻铭已成为一种风尚。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砚材优异,良品辈出。砚的造型仿古、仿动植物、肖形、随形等,也有传统的长方形,在清砚中各占一席。纹样题材也更加广博。雕琢技法以阴、阳线刻与浅浮雕为主,参以局部的镂空雕,展现出生动、精致的风格。题铭内容与铭刻艺术更为广泛与精妙。与此同时,对砚学的研究也达到了高峰,清宫编撰的《西清砚谱》、高凤翰的《砚史》、纪昀的《阅微草堂砚谱》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世巨匠陈端友
海派砚雕开山鼻祖陈端友(1892-1959),名介,字介持,江苏常熟王市人。少时在扬州问古斋碑帖店为学徒,其师张太平是苏州雕刻碑帖和石砚的行家。1912年随师迁至上海,后参加了“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他制砚写实肖形、情趣盎然,确立了海派砚雕的风格,对后世砚雕影响巨大。
其砚雕技法结合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表现方法,作品形神兼备。陈端友制砚中,再现真实的自然生物与摹写古物是其一生的追求,刀下的松蕈、甜瓜、竹节、螺蛳,无不活灵活现,洋溢着自然的勃勃生机,摹刻的古鼎古镜也是逼真肖形。陈端友极其擅长把握自然物体的细微之处,被锯后竹节的糙面、锈蚀残破的古钱、池塘戏水的九龟等等,一块块顽石在他的刀下演化成灵物。
总而言之,上海博物馆所藏各朝古砚品类丰富,尤以明清文人题铭砚、著录砚与近世巨匠陈端友制砚为馆藏特色。本次展览遴选了馆藏精品共计96件,据估计,其中陈端友制砚存世现仅百余方,其中上海博物馆所藏其砚就足有30余方,实属罕见,且件件皆精品。这些精品佳作,未来有无后人超越的可能,尚不可知。展期将于今年10月7日结束。
1FWA范文链接:http://www.1fwa.com/fanwen/15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