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查询

《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范文模板

共有209人参考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怎么写,5192字免费教师心得体会模板格式范文
范文模板大全
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怎么写

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范文(5192字)

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


中国人是崇尚兵法的。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因善用兵法而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像诸葛亮,几乎成为中国人崇拜的智慧的化身。但是我们在研究兵法的应用时,也会遇到一定的提醒,那就是必须注意到兵法的基本前提: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彼此间是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武装冲突;胜负的双方仅以武力为依据,没有什么道理好讲,正义的可能会输,非正义的也可能赢;战争允许双方不择手段,行为上没有什么限制;战争的目的是征服或反征服,死多少人都不当一回事。所以,当把兵法原理套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时,我们就得考虑到这个前提可能发生的变化已经由此引起的争议。

有人说,商场如战场,于是兵不厌诈,瞒天过海之术就全使出来了;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达到目的而不顾过程,厚黑学因此应运而生,并且还常常奏效,一些人屡试不爽。有人以次来否定兵法,否定兵法在军事生活以外的领域的应用,但是,我想,这不是兵法的实质。兵法是一种思想,不是具体的行为,具体的行为要根据具体环境而变化,这才是兵法的实质。孙子还有一句话,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说得多厉害啊。我们研究兵法,研究学生工作的技巧,就得首先考虑我们这种思想方法的害处或者说是弊端,否则,就难免被人所误解,以为师生之间也存在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呢。

兵法的第一个弊端是,既然是一种方法,就无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从它所处的环境中被割裂开来。因为方法是千变万化的,会因事、因时、因人而异,在现实世界中永远不要指望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公式定理去套用。就好像学生学习,死记公式的人大都是学生方法不好的学生,真正聪明的学生是通过理解公式所揭示的规律而记住公式的。因此,常有人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那种情况怎么办,我很难给出具体的回答。就是这个道理。汉朝时,有一个地方很乱,有人向刘邦举荐了一个人前去治理,刘邦召见这个人,问他的治理之道。此人曰,我还没到那个地方去呢,连具体情况都不了解,哪来的方法?刘邦觉得有道理,就任命他去了。后来,这个人果然把那个地方治理得很好。

兵法的第二个弊端就更“致命”了。兵法是一种谋略,用在别人身上大家都津津乐道,但是,如果用在自己身上,那感觉就不那么舒服了。人的心理都是这样的,一旦知道别人在对自己用谋略,马上就会产生反感。所以通常学生朋友看到类似《班主任兵法》这样的文章肯定要有抵触情绪,这也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反应。

弊端既然有,就要想办法去克服。也许有人说,不要用谋略,就不会产生这些弊端。只要我们满怀一腔热情,照样能把事情做好。但是,这只是理想中的情形,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并不永远是那么美好的,纯洁的,仅有一颗爱心,没有工作方法,我们反而有可能会被教育所伤。因为这个世界有规律,人性有弱点,所以必然就存在符合规律与不符合规律的方法,好的方法,事半而功倍;不好的方法,甚至会南辕北辙。

比如说治水。自古以来,治水就是一大难题。有许多失败的例子,但也有成功之作,都江堰即为一例。我们现在去参观都江堰,可能会觉得平淡无奇,并不觉得它是什么人间奇迹。岷江水也很温顺,润泽整个成都平原,缔造天府之国之美誉。但也就是这么一个不太起眼的水利工程,却解决了大问题,以至于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受惠。应当说,李冰之前的太守们也不是不体察民情、也不是没有爱心,但他们实在是没有本事,缺少方法。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都江堰是理所应当这样建的,事实上,直到现在,世界上仍有许多水利专家对其进行研究,而不得不叹服这是世界水利工程的一个创举。

所以方法是必需的,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至于兵法的两个弊端,虽然是由兵法本身所带来的,但也并不是不可克服的。

三国时,刘备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封都宁侯,对他十分爱护。马超也就大大咧咧地不怎么注意君臣礼节,和刘备说话时甚至经常直呼名字。关羽对此很生气,请求杀了马超,刘备不同意。张飞说:“这样的话,我们应当给他做出礼节的示范。”第二天,刘备召集全体将领,关羽、张飞一同带着刀恭恭敬敬地站在刘备身旁。马超进帐,看坐席上没有关羽、张飞,抬头见他俩站在那儿侍候,很受震动。以后就非常尊敬刘备了。

于不动声色之中就使马超受到了教育,不留半点遗憾与副作用,难怪说张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细,是大智慧的细。这是一种没有痕迹的智慧,是非常高明的智慧。

再举一个例子。西汉陈平原来是为项羽做事的,后来从项羽那里逃走。一次渡河时,船主见他一个美丈夫独自行走,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腰中肯定有金银宝物,好几次打量他。陈平害怕,便脱下衣服,裸着身体帮船主撑船,船主知道他没东西,便算了。陈平巧妙地躲过一场杀身之祸。

所以说,好的方法,应当是无形的。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无形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用强,顺其自然,虽然使用了方法,但是别人不觉得,以为顺理成章。尤为重要的是,方法与目的是一致的,损害别人利益的方法绝对不是无形的方法。第二:方法融入了个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们真诚、自然地使用它,以至于自己都感觉不到在使用技巧或谋略。所以说,最好的方法是没有形迹可循的,并不是刻意为之,即使刻意为之,也非常自然,不被人感觉到。

唐宣宗因甘露之变而衔恨太监,曾授宰相令狐绹把太监们都杀掉。令狐绹虽然也想诛灭太监,但考虑到其中一些人是无辜的,就秘密上了封奏折,其中说道:“今后对待太监,只要有罪的不姑息,有空缺不补充,这些人就自然慢慢地被取消了。”

这是一种刻意的做法,但是自自然然解决问题,不用强,又丝毫不露痕迹。

隋朝初的牛弘,史称“大雅君子”,他的弟弟牛弼,好酒贪杯,经常喝醉。一次醉后竟射死了牛弘驾车的一头牛。牛弘回家,妻子迎面对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死了……”牛弘接着说:“正好可做牛肉脯。”

干干脆脆的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的多少口舌。相信牛弘此举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其胸怀和人格的表现了。

把兵法用到无形的境地,就不会存在与现实割裂的问题。从古至今,熟读兵书之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运用兵法带兵打胜仗的将领却寥寥无几,那都是因为生搬硬套的缘故。兵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模可套,无迹可循,其细微之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班主任 www.banzhuren.cn)把兵法用到无形的境地,更不会出现副作用了。因为兵法就是我的行为的一部分,是人的本色,并非虚情假意,口是心非。有人说,待人真诚是最高的谋略,但是这种真诚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否则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谋略是最高的谋略。

《老子》十七章有云:“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说,最好的统御者,人民群众不感到有他的存在;其次,人民群众亲近和赞美他;再其次,人民群众畏惧他;再其次,人民群众轻侮他。老子在这里讲述了统治或领导优劣的四个层次,或者说也是四种境界。老子推崇第一个境界,用他在同一章里的话来说,就在于其“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就是说,领导者悠悠然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这是我们自己这样做的”。

作为班主任,也应该用这个标准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个层次,哪一个境界。有一些班主任,甚至不能让学生服气,学生不尊重他而轻侮他,这是最低层次的,这样的班主任不多,但是依然存在;还有一些班主任,很凶啊,确实让学生畏惧,但是也就是畏惧而已,属于倒数第二个层次,停留在这个层次的为数众多;能够做到让学生亲近与赞美的班主任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学生还尊重他,不轻侮他,属于这样的班主任应该是有一批的,不管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我们身边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但是依然还有一个最高的境界,那就是让学生真正的自主、自治,教师无为而治,发挥很大作用,但学生却感觉不到。

这样的老师应该是民主型的老师,他起到老师应该起的指导作用,但是更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毕竟,学生的成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要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去完成的。学生学会了一样东西,不再说,这是老师教会的,他会说,这是我自己学会的;学生经历过失败取得了成功,却不再依赖老师或别人的帮助,他会自己寻找原因,总结经验,他用自己的大脑思维,用自己的思想判断。“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也许我们老师,应当更多的是成为这样的角色。

要说明的是,“无为而治”绝对不是放任自流,什么事情也不做。汉朝时“萧规曹随”的曹参,便崇尚无为而治。当时吏员住的地方临近他家的后园,一些官吏每天饮酒作乐,声音都传到外面来了。曹参身边的人希望曹参游园时能听到这些声音,从而整治一番。谁知曹参听到这些声音,反而立即叫人布置宴席,拿来美酒,也同样这样欢呼,与那些官吏相应和。于是,左右的人就不再说什么了。冯梦龙评论这个例子时说,曹参是极力绘出了太平的景象,暗中消除身边人的谗言与无形。

我认为,班主任也要有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现在的“治”是为了将来的“不治”,而平时的“治”更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治”,班主任从一开始就要有这种意识。一个老师,当他在班级时学生表现很好,但是一旦离开,学生却表现很差,不能够说这个老师的管理是成功的。这是一个思路问题。据说特级老师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魏老师能评上特级教师还是大有道理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用无形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就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例一,幼儿园和小学现在都强调对学生的鼓励要有肢体接触。小孩子表现很好,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摸摸其脑袋或拍拍肩膀后背,以资鼓励,对学生的鼓动非常大。有些小学甚至提出:今天,你摸孩子了吗?不能不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教师来说,一开始可能有刻意的成分,但要力争做得自然,当形成习惯,与自我相融合时,也意味着教师的教育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例二,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只是阶段性的,教师如果过分追究,反而会起到强化的反作用,反之,适当的容忍和忽视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会在错误中成长。教师有时也要难得糊涂,不要总抓着学生的小辫子不放。汉朝时光武帝斩了王郎之后,缴收了王郎的文书,获得一些官吏与王郎勾结来往的几千封信件。光武帝一封没看,会同诸将把所有信件都烧掉了,他说:“让那些睡不着觉的人感到安稳无忧吧!”这是一种帝王的气魄与智慧。教师要学会抓大放小,而且放也要放得无形。

例三,对于一些脾气倔强易冲动的学生,不要指望强行把他的脾气扭过来,扭是扭不过来的。教师可以不动声色,有时明知学生这样下去会碰壁,也不加阻拦,而是默默关注。等到学生吃到苦头之后,暗中加以帮助或点拨,结果会有效率的多。高明的教师,有时还会人为设置一些陷阱或障碍,让性格有缺陷的同学去尝试体验,然后乘机再进行教育,当然要做的不着痕迹。

例四,教师的真情投入往往是很重要的教育力量。上课时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调,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得牢牢的;教育学生时设身处地的关心,能够让学生心存感激;在学生犯严重错误的时候,一番义正词严语重心长的话语会让学生痛哭流涕;与学生亲近时的童心未泯或者真情流露,则更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真情也有可能是刻意为之的,但是一定得是真实的,而不是虚伪的,造作的。于漪老师上课给学生读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时,会沉浸进去而流出泪来,这种教育的效果是巨大的,但却是自然的。没有半点伪造的成分。

无形虽好,做到却难。要真正实现无形,最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方法,而是教师个人的修养,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当所有有效的方法都融入了我的思想和行为之中,我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就会是很自然的,没有痕迹的,那么,我的方法也就自然是无形的,有效果的。就仿佛世间万物本来就是如此,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没有什么阻滞,没有什么别扭,可是就在不经意之间,多少不好的结果却已在暗中消除了。还是老子说的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能听起来是有点玄乎了,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1FWA范文链接:http://www.1fwa.com/fanwen/119817/

《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doc》
将范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参考和打印
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模板范本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文件为doc格式

未知区域的朋友,你觉得班主任兵法(十六):无形篇范文格式写法怎么样?(最多500字,当前字数:0)
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班主任培训材料:新手班主任必杀技怎么写

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必杀技 1.你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做一些铺垫活动,例如,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通讯方式,这所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规,学校的布局,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规章,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常用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2.当天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简历。简历中要写明姓名,出生日期,通讯方式,住址,之前毕业于何校,毕业时成绩如何,得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处分,父母是何职业,有什么文艺特长,是否想当班干部等等,第二天由你收上来加以揣摩。有的内容属于学生个人隐私,不宜透露给其他学生。 3.与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集体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证明自己是一个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大家都是未来班级大家庭的一员。 4.你需要以最短时间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并能一一对号入座(我个人主张最长期限为二星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是老手,看其多长时间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就差不多了。我曾遇见一个菜鸟班主任,她已经带领一个班级超过一个月了,始终没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记全。有一次,她想将一名课堂捣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在评分册上,她便问那名学生:“那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生乱编了一个名字,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她发现那名学生撒谎,又问班长:“那名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才知道那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我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判断她未来要玩完。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校领导发现她不适合当班主任,将她降为任课教师,干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绩,又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师。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桌前面贴一个纸条,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自己的姓名。 5.你需要以最短时间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一次家访,从你第一天与学生见面开始,一天一个。如果你第一次向某名家长告状的时候,恰恰是第一次与此名家长见面,那么,未来家校合作的前途,我不抱太大乐观。除非特殊情况,第一次家访永远放在第一次告状前面。切记,你必须根据家长的家教方式,来选择学生出问题时,是否向其家长告状,以及告状的方式。 6.在家访过程中,你需要从家长那里寻求以下信息: (1)此名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2)家长自认为此名学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家教方式是如何。 (4)家长希望你的班级未来变成什么样。 (5)家长是否愿加入家长委员会。 (6)如果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你还可询问此名学生前几任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7)如果家长保留有此名学生前几次考试的卷纸,则需向其索要。这是因为,我个人发明了一种观卷纸识性格的方法,下面我将重点来谈。 7.所谓的观卷纸识性格,并不是根据卷纸成绩识性格;而是根据某名学生答错题的某种规律识性格。学生答错题的规律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一道题的前几步是对的,后几步或最终答案是错的。此名学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只是有部分内容未消化,你需要多给予他技术上的帮助(如何从最终答案反推前几步)。此名学生基本不会有攻击教师的行为。 第二类:乱填答案,但基本能把卷纸填满(英语卷纸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名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本听不懂今日所讲的课程。他并未完全抛弃学业,还算惧怕教师和家长,否则也不会采用撞大运的方式多得一分是一分(尤以选择题为甚)。你需要多给予他基础知识的帮助(首先弄清他从何时开始听不懂课),而不是惩罚。此名学生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较少有攻击教师的行为。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将命令多次重复,他才会去做。 第三类:卷纸基本上是空白,连乱填答案都懒去做,甚至会在卷纸上画些下流图画,写些污言秽语。此名学生最为可怕,他完全抛弃学业,蔑视学校,仇视教师,经常有攻击教师的行为。你与他交往时一定加以提防。此名学生在距离毕业一两个学期时,往往会被校方劝退。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大致规律,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8.你在口头表扬学生时,不要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地只会说“你干的不错”。而是根据学生优秀行为的级别,也将自己的表扬语言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可以从低到高依次为“你干的不错”,“你干的很好”,“你干的很棒”,等等。并且,根据时间,地点,旁观者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口头表扬划分为不同级别,低级优秀时私下表扬,中级优秀时在其小组成员面前表扬,高级优秀时全体同学面前表扬。(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例如,“今天我把第二小组成员全都召集到一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的小组成员王同学干了什么什么优秀的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口头表扬要与相应的时间,地点,旁观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9.在你讲课时,若发现某些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私下说话,捣乱,起哄等干扰教学的行为,你需要根据其动机,程度,频率,影响范围的不同,从低到高依次采取以下方法: 宽容法:须知,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还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非语言警告法:例如,一边讲课,一边与他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等等。 间接批评法:例如,“某名同学始终玩他的橡皮,我希望在我未公布他的名字之前,他能及时改正。 间接点名批评法:点出他的名字,但不公布他的过错。例如,“大家把书翻到31页,王同学,你与大家一样翻书。”“大家看这里,王同学,你也要看这里。” 点名批评法: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和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只说不评法:即只复述他的行为,而不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王同学,我看到你将一张纸条传给后面的李同学。”之后你继续讲课,剩下的话由他自己去想。 桌法: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你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暂时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教室外站一会,调整一下学习状态,十分钟后,我会去接你。” 整堂课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你就老实坐在上面,会有其他老师看着你。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下面针对全班级的骚动) 重申纪律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集体沉默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10.《教育札记》节选 一般说来,一场成功的家长会由四个要素构成: 1、家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和信任,把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发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放在首位。 2、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家长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即:“你孩子的班级应该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孩子应该变成什么样”。 家长会结束时,教师应该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回馈表.在回馈表中,可以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 我对您的孩子的评价是否客观? 您认为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我向您推荐的家庭辅导计划您是否满意? 您是否自己为孩子制定了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有的话可否告之我? 您希望下次家长会时我回答什么问题? 家长填写完毕后,再交还给教师。教师根据表中所获得的信息为下次家长会做好准备。这样以来,一种互动回馈机制便形成了。这种机制可以使教师的行动有目标,不至于陷入一种盲动状态。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停顿一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教师不作评论,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李同学,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赵同学,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再由其回答.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然而,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也并不是很多。 六、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 班主任   必杀 )

班主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怎么写

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必杀技 1.你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做一些铺垫活动,例如,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通讯方式,这所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规,学校的布局,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规章,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常用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2.当天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简历。简历中要写明姓名,出生日期,通讯方式,住址,之前毕业于何校,毕业时成绩如何,得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处分,父母是何职业,有什么文艺特长,是否想当班干部等等,第二天由你收上来加以揣摩。有的内容属于学生个人隐私,不宜透露给其他学生。 3.与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集体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证明自己是一个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大家都是未来班级大家庭的一员。 4.你需要以最短时间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并能一一对号入座(我个人主张最长期限为二星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是老手,看其多长时间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就差不多了。我曾遇见一个菜鸟班主任,她已经带领一个班级超过一个月了,始终没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记全。有一次,她想将一名课堂捣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在评分册上,她便问那名学生:“那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生乱编了一个名字,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她发现那名学生撒谎,又问班长:“那名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才知道那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我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判断她未来要玩完。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校领导发现她不适合当班主任,将她降为任课教师,干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绩,又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师。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桌前面贴一个纸条,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自己的姓名。 5.你需要以最短时间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一次家访,从你第一天与学生见面开始,一天一个。如果你第一次向某名家长告状的时候,恰恰是第一次与此名家长见面,那么,未来家校合作的前途,我不抱太大乐观。除非特殊情况,第一次家访永远放在第一次告状前面。切记,你必须根据家长的家教方式,来选择学生出问题时,是否向其家长告状,以及告状的方式。 6.在家访过程中,你需要从家长那里寻求以下信息: (1)此名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2)家长自认为此名学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家教方式是如何。 (4)家长希望你的班级未来变成什么样。 (5)家长是否愿加入家长委员会。 (6)如果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你还可询问此名学生前几任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7)如果家长保留有此名学生前几次考试的卷纸,则需向其索要。这是因为,我个人发明了一种观卷纸识性格的方法,下面我将重点来谈。 7.所谓的观卷纸识性格,并不是根据卷纸成绩识性格;而是根据某名学生答错题的某种规律识性格。学生答错题的规律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一道题的前几步是对的,后几步或最终答案是错的。此名学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只是有部分内容未消化,你需要多给予他技术上的帮助(如何从最终答案反推前几步)。此名学生基本不会有攻击教师的行为。 第二类:乱填答案,但基本能把卷纸填满(英语卷纸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名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本听不懂今日所讲的课程。他并未完全抛弃学业,还算惧怕教师和家长,否则也不会采用撞大运的方式多得一分是一分(尤以选择题为甚)。你需要多给予他基础知识的帮助(首先弄清他从何时开始听不懂课),而不是惩罚。此名学生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较少有攻击教师的行为。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将命令多次重复,他才会去做。 第三类:卷纸基本上是空白,连乱填答案都懒去做,甚至会在卷纸上画些下流图画,写些污言秽语。此名学生最为可怕,他完全抛弃学业,蔑视学校,仇视教师,经常有攻击教师的行为。你与他交往时一定加以提防。此名学生在距离毕业一两个学期时,往往会被校方劝退。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大致规律,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8.你在口头表扬学生时,不要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地只会说“你干的不错”。而是根据学生优秀行为的级别,也将自己的表扬语言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可以从低到高依次为“你干的不错”,“你干的很好”,“你干的很棒”,等等。并且,根据时间,地点,旁观者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口头表扬划分为不同级别,低级优秀时私下表扬,中级优秀时在其小组成员面前表扬,高级优秀时全体同学面前表扬。(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例如,“今天我把第二小组成员全都召集到一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的小组成员王同学干了什么什么优秀的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口头表扬要与相应的时间,地点,旁观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9.在你讲课时,若发现某些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私下说话,捣乱,起哄等干扰教学的行为,你需要根据其动机,程度,频率,影响范围的不同,从低到高依次采取以下方法: 宽容法:须知,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还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非语言警告法:例如,一边讲课,一边与他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等等。 间接批评法:例如,“某名同学始终玩他的橡皮,我希望在我未公布他的名字之前,他能及时改正。 间接点名批评法:点出他的名字,但不公布他的过错。例如,“大家把书翻到31页,王同学,你与大家一样翻书。”“大家看这里,王同学,你也要看这里。” 点名批评法: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和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只说不评法:即只复述他的行为,而不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王同学,我看到你将一张纸条传给后面的李同学。”之后你继续讲课,剩下的话由他自己去想。 桌法: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你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暂时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教室外站一会,调整一下学习状态,十分钟后,我会去接你。” 整堂课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你就老实坐在上面,会有其他老师看着你。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下面针对全班级的骚动) 重申纪律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集体沉默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10.《教育札记》节选 一般说来,一场成功的家长会由四个要素构成: 1、家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和信任,把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发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放在首位。 2、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家长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即:“你孩子的班级应该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孩子应该变成什么样”。 家长会结束时,教师应该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回馈表.在回馈表中,可以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 我对您的孩子的评价是否客观? 您认为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我向您推荐的家庭辅导计划您是否满意? 您是否自己为孩子制定了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有的话可否告之我? 您希望下次家长会时我回答什么问题? 家长填写完毕后,再交还给教师。教师根据表中所获得的信息为下次家长会做好准备。这样以来,一种互动回馈机制便形成了。这种机制可以使教师的行动有目标,不至于陷入一种盲动状态。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停顿一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教师不作评论,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李同学,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赵同学,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再由其回答.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然而,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也并不是很多。 六、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 经验交流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交流:班主任应具备“四心”和“两勤”怎么写

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必杀技 1.你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做一些铺垫活动,例如,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通讯方式,这所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规,学校的布局,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规章,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常用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2.当天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简历。简历中要写明姓名,出生日期,通讯方式,住址,之前毕业于何校,毕业时成绩如何,得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处分,父母是何职业,有什么文艺特长,是否想当班干部等等,第二天由你收上来加以揣摩。有的内容属于学生个人隐私,不宜透露给其他学生。 3.与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集体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证明自己是一个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大家都是未来班级大家庭的一员。 4.你需要以最短时间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并能一一对号入座(我个人主张最长期限为二星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是老手,看其多长时间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就差不多了。我曾遇见一个菜鸟班主任,她已经带领一个班级超过一个月了,始终没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记全。有一次,她想将一名课堂捣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在评分册上,她便问那名学生:“那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生乱编了一个名字,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她发现那名学生撒谎,又问班长:“那名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才知道那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我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判断她未来要玩完。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校领导发现她不适合当班主任,将她降为任课教师,干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绩,又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师。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桌前面贴一个纸条,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自己的姓名。 5.你需要以最短时间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一次家访,从你第一天与学生见面开始,一天一个。如果你第一次向某名家长告状的时候,恰恰是第一次与此名家长见面,那么,未来家校合作的前途,我不抱太大乐观。除非特殊情况,第一次家访永远放在第一次告状前面。切记,你必须根据家长的家教方式,来选择学生出问题时,是否向其家长告状,以及告状的方式。 6.在家访过程中,你需要从家长那里寻求以下信息: (1)此名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2)家长自认为此名学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家教方式是如何。 (4)家长希望你的班级未来变成什么样。 (5)家长是否愿加入家长委员会。 (6)如果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你还可询问此名学生前几任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7)如果家长保留有此名学生前几次考试的卷纸,则需向其索要。这是因为,我个人发明了一种观卷纸识性格的方法,下面我将重点来谈。 7.所谓的观卷纸识性格,并不是根据卷纸成绩识性格;而是根据某名学生答错题的某种规律识性格。学生答错题的规律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一道题的前几步是对的,后几步或最终答案是错的。此名学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只是有部分内容未消化,你需要多给予他技术上的帮助(如何从最终答案反推前几步)。此名学生基本不会有攻击教师的行为。 第二类:乱填答案,但基本能把卷纸填满(英语卷纸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名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本听不懂今日所讲的课程。他并未完全抛弃学业,还算惧怕教师和家长,否则也不会采用撞大运的方式多得一分是一分(尤以选择题为甚)。你需要多给予他基础知识的帮助(首先弄清他从何时开始听不懂课),而不是惩罚。此名学生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较少有攻击教师的行为。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将命令多次重复,他才会去做。 第三类:卷纸基本上是空白,连乱填答案都懒去做,甚至会在卷纸上画些下流图画,写些污言秽语。此名学生最为可怕,他完全抛弃学业,蔑视学校,仇视教师,经常有攻击教师的行为。你与他交往时一定加以提防。此名学生在距离毕业一两个学期时,往往会被校方劝退。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大致规律,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8.你在口头表扬学生时,不要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地只会说“你干的不错”。而是根据学生优秀行为的级别,也将自己的表扬语言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可以从低到高依次为“你干的不错”,“你干的很好”,“你干的很棒”,等等。并且,根据时间,地点,旁观者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口头表扬划分为不同级别,低级优秀时私下表扬,中级优秀时在其小组成员面前表扬,高级优秀时全体同学面前表扬。(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例如,“今天我把第二小组成员全都召集到一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的小组成员王同学干了什么什么优秀的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口头表扬要与相应的时间,地点,旁观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9.在你讲课时,若发现某些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私下说话,捣乱,起哄等干扰教学的行为,你需要根据其动机,程度,频率,影响范围的不同,从低到高依次采取以下方法: 宽容法:须知,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还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非语言警告法:例如,一边讲课,一边与他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等等。 间接批评法:例如,“某名同学始终玩他的橡皮,我希望在我未公布他的名字之前,他能及时改正。 间接点名批评法:点出他的名字,但不公布他的过错。例如,“大家把书翻到31页,王同学,你与大家一样翻书。”“大家看这里,王同学,你也要看这里。” 点名批评法: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和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只说不评法:即只复述他的行为,而不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王同学,我看到你将一张纸条传给后面的李同学。”之后你继续讲课,剩下的话由他自己去想。 桌法: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你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暂时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教室外站一会,调整一下学习状态,十分钟后,我会去接你。” 整堂课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你就老实坐在上面,会有其他老师看着你。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下面针对全班级的骚动) 重申纪律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集体沉默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10.《教育札记》节选 一般说来,一场成功的家长会由四个要素构成: 1、家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和信任,把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发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放在首位。 2、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家长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即:“你孩子的班级应该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孩子应该变成什么样”。 家长会结束时,教师应该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回馈表.在回馈表中,可以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 我对您的孩子的评价是否客观? 您认为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我向您推荐的家庭辅导计划您是否满意? 您是否自己为孩子制定了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有的话可否告之我? 您希望下次家长会时我回答什么问题? 家长填写完毕后,再交还给教师。教师根据表中所获得的信息为下次家长会做好准备。这样以来,一种互动回馈机制便形成了。这种机制可以使教师的行动有目标,不至于陷入一种盲动状态。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停顿一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教师不作评论,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李同学,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赵同学,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再由其回答.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然而,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也并不是很多。 六、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 班主任   经验交流 )

听毕结礼讲座心得:班主任要学会管理创新与科学化怎么写

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必杀技 1.你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做一些铺垫活动,例如,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通讯方式,这所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规,学校的布局,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规章,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常用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2.当天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简历。简历中要写明姓名,出生日期,通讯方式,住址,之前毕业于何校,毕业时成绩如何,得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处分,父母是何职业,有什么文艺特长,是否想当班干部等等,第二天由你收上来加以揣摩。有的内容属于学生个人隐私,不宜透露给其他学生。 3.与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集体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证明自己是一个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大家都是未来班级大家庭的一员。 4.你需要以最短时间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并能一一对号入座(我个人主张最长期限为二星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是老手,看其多长时间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就差不多了。我曾遇见一个菜鸟班主任,她已经带领一个班级超过一个月了,始终没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记全。有一次,她想将一名课堂捣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在评分册上,她便问那名学生:“那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生乱编了一个名字,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她发现那名学生撒谎,又问班长:“那名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才知道那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我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判断她未来要玩完。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校领导发现她不适合当班主任,将她降为任课教师,干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绩,又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师。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桌前面贴一个纸条,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自己的姓名。 5.你需要以最短时间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一次家访,从你第一天与学生见面开始,一天一个。如果你第一次向某名家长告状的时候,恰恰是第一次与此名家长见面,那么,未来家校合作的前途,我不抱太大乐观。除非特殊情况,第一次家访永远放在第一次告状前面。切记,你必须根据家长的家教方式,来选择学生出问题时,是否向其家长告状,以及告状的方式。 6.在家访过程中,你需要从家长那里寻求以下信息: (1)此名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2)家长自认为此名学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家教方式是如何。 (4)家长希望你的班级未来变成什么样。 (5)家长是否愿加入家长委员会。 (6)如果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你还可询问此名学生前几任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7)如果家长保留有此名学生前几次考试的卷纸,则需向其索要。这是因为,我个人发明了一种观卷纸识性格的方法,下面我将重点来谈。 7.所谓的观卷纸识性格,并不是根据卷纸成绩识性格;而是根据某名学生答错题的某种规律识性格。学生答错题的规律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一道题的前几步是对的,后几步或最终答案是错的。此名学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只是有部分内容未消化,你需要多给予他技术上的帮助(如何从最终答案反推前几步)。此名学生基本不会有攻击教师的行为。 第二类:乱填答案,但基本能把卷纸填满(英语卷纸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名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本听不懂今日所讲的课程。他并未完全抛弃学业,还算惧怕教师和家长,否则也不会采用撞大运的方式多得一分是一分(尤以选择题为甚)。你需要多给予他基础知识的帮助(首先弄清他从何时开始听不懂课),而不是惩罚。此名学生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较少有攻击教师的行为。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将命令多次重复,他才会去做。 第三类:卷纸基本上是空白,连乱填答案都懒去做,甚至会在卷纸上画些下流图画,写些污言秽语。此名学生最为可怕,他完全抛弃学业,蔑视学校,仇视教师,经常有攻击教师的行为。你与他交往时一定加以提防。此名学生在距离毕业一两个学期时,往往会被校方劝退。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大致规律,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8.你在口头表扬学生时,不要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地只会说“你干的不错”。而是根据学生优秀行为的级别,也将自己的表扬语言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可以从低到高依次为“你干的不错”,“你干的很好”,“你干的很棒”,等等。并且,根据时间,地点,旁观者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口头表扬划分为不同级别,低级优秀时私下表扬,中级优秀时在其小组成员面前表扬,高级优秀时全体同学面前表扬。(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例如,“今天我把第二小组成员全都召集到一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的小组成员王同学干了什么什么优秀的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口头表扬要与相应的时间,地点,旁观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9.在你讲课时,若发现某些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私下说话,捣乱,起哄等干扰教学的行为,你需要根据其动机,程度,频率,影响范围的不同,从低到高依次采取以下方法: 宽容法:须知,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还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非语言警告法:例如,一边讲课,一边与他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等等。 间接批评法:例如,“某名同学始终玩他的橡皮,我希望在我未公布他的名字之前,他能及时改正。 间接点名批评法:点出他的名字,但不公布他的过错。例如,“大家把书翻到31页,王同学,你与大家一样翻书。”“大家看这里,王同学,你也要看这里。” 点名批评法: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和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只说不评法:即只复述他的行为,而不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王同学,我看到你将一张纸条传给后面的李同学。”之后你继续讲课,剩下的话由他自己去想。 桌法: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你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暂时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教室外站一会,调整一下学习状态,十分钟后,我会去接你。” 整堂课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你就老实坐在上面,会有其他老师看着你。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下面针对全班级的骚动) 重申纪律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集体沉默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10.《教育札记》节选 一般说来,一场成功的家长会由四个要素构成: 1、家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和信任,把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发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放在首位。 2、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家长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即:“你孩子的班级应该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孩子应该变成什么样”。 家长会结束时,教师应该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回馈表.在回馈表中,可以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 我对您的孩子的评价是否客观? 您认为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我向您推荐的家庭辅导计划您是否满意? 您是否自己为孩子制定了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有的话可否告之我? 您希望下次家长会时我回答什么问题? 家长填写完毕后,再交还给教师。教师根据表中所获得的信息为下次家长会做好准备。这样以来,一种互动回馈机制便形成了。这种机制可以使教师的行动有目标,不至于陷入一种盲动状态。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停顿一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教师不作评论,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李同学,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赵同学,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再由其回答.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然而,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也并不是很多。 六、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 科学化   要学会 )

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怎么写

班主任新手班主任必杀技 1.你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先不要急于讲课,而是做一些铺垫活动,例如,介绍自己的姓名,年纪,通讯方式,这所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校规,学校的布局,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和规章,有条件的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常用的教学场地和设备。 2.当天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简历。简历中要写明姓名,出生日期,通讯方式,住址,之前毕业于何校,毕业时成绩如何,得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处分,父母是何职业,有什么文艺特长,是否想当班干部等等,第二天由你收上来加以揣摩。有的内容属于学生个人隐私,不宜透露给其他学生。 3.与学生进行一些趣味的集体游戏,增进彼此的感情,证明自己是一个愿意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教师,大家都是未来班级大家庭的一员。 4.你需要以最短时间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并能一一对号入座(我个人主张最长期限为二星期)。我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是老手,看其多长时间能记住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就差不多了。我曾遇见一个菜鸟班主任,她已经带领一个班级超过一个月了,始终没把全班学生的名字记全。有一次,她想将一名课堂捣乱的学生的名字记在评分册上,她便问那名学生:“那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那名学生乱编了一个名字,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她发现那名学生撒谎,又问班长:“那名同学叫什么名字?”这才知道那名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我得知这件事之后,马上判断她未来要玩完。果不其然,过了几个月,校领导发现她不适合当班主任,将她降为任课教师,干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成绩,又降为可有可无的副科教师。如果你记性不好,可以要求学生在课桌前面贴一个纸条,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自己的姓名。 5.你需要以最短时间对全班学生逐一进行一次家访,从你第一天与学生见面开始,一天一个。如果你第一次向某名家长告状的时候,恰恰是第一次与此名家长见面,那么,未来家校合作的前途,我不抱太大乐观。除非特殊情况,第一次家访永远放在第一次告状前面。切记,你必须根据家长的家教方式,来选择学生出问题时,是否向其家长告状,以及告状的方式。 6.在家访过程中,你需要从家长那里寻求以下信息: (1)此名学生在家表现如何? (2)家长自认为此名学生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家教方式是如何。 (4)家长希望你的班级未来变成什么样。 (5)家长是否愿加入家长委员会。 (6)如果家长对此名学生的学业比较关心,你还可询问此名学生前几任班主任的教学风格。 (7)如果家长保留有此名学生前几次考试的卷纸,则需向其索要。这是因为,我个人发明了一种观卷纸识性格的方法,下面我将重点来谈。 7.所谓的观卷纸识性格,并不是根据卷纸成绩识性格;而是根据某名学生答错题的某种规律识性格。学生答错题的规律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一道题的前几步是对的,后几步或最终答案是错的。此名学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只是有部分内容未消化,你需要多给予他技术上的帮助(如何从最终答案反推前几步)。此名学生基本不会有攻击教师的行为。 第二类:乱填答案,但基本能把卷纸填满(英语卷纸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名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基本听不懂今日所讲的课程。他并未完全抛弃学业,还算惧怕教师和家长,否则也不会采用撞大运的方式多得一分是一分(尤以选择题为甚)。你需要多给予他基础知识的帮助(首先弄清他从何时开始听不懂课),而不是惩罚。此名学生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较少有攻击教师的行为。只不过多数情况下,你必须将命令多次重复,他才会去做。 第三类:卷纸基本上是空白,连乱填答案都懒去做,甚至会在卷纸上画些下流图画,写些污言秽语。此名学生最为可怕,他完全抛弃学业,蔑视学校,仇视教师,经常有攻击教师的行为。你与他交往时一定加以提防。此名学生在距离毕业一两个学期时,往往会被校方劝退。 当然,以上的内容只是大致规律,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8.你在口头表扬学生时,不要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地只会说“你干的不错”。而是根据学生优秀行为的级别,也将自己的表扬语言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可以从低到高依次为“你干的不错”,“你干的很好”,“你干的很棒”,等等。并且,根据时间,地点,旁观者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将口头表扬划分为不同级别,低级优秀时私下表扬,中级优秀时在其小组成员面前表扬,高级优秀时全体同学面前表扬。(班主任工作 www.banzhuren.cn)例如,“今天我把第二小组成员全都召集到一起,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你们的小组成员王同学干了什么什么优秀的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口头表扬要与相应的时间,地点,旁观者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力。 9.在你讲课时,若发现某些学生走神,搞小动作,私下说话,捣乱,起哄等干扰教学的行为,你需要根据其动机,程度,频率,影响范围的不同,从低到高依次采取以下方法: 宽容法:须知,某些学生搞小动作,并不一定有恶意,而是一种舒缓疲劳的方式。即使是成年人,要求其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持续四十五分钟,都是困难的,更何况孩子。对一些无伤大雅,纯属舒缓疲劳的小动作(挠头,咬指甲,伸腿,用手托下巴等),你还是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 非语言警告法:例如,一边讲课,一边与他对视;佯装踱步,向他走近,拉近距离造成压迫感,促使其收敛,等等。 间接批评法:例如,“某名同学始终玩他的橡皮,我希望在我未公布他的名字之前,他能及时改正。 间接点名批评法:点出他的名字,但不公布他的过错。例如,“大家把书翻到31页,王同学,你与大家一样翻书。”“大家看这里,王同学,你也要看这里。” 点名批评法:点名批评学生时要做到具体,清晰和不仅告知其不应做什么,也要告知其应做什么。例如,不要笼统和苍白地说:“王同学,你不要讲话了”,而是说:“王同学,你讲的话与本课无关,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王同学和李同学,你们的私事请放到下课后再谈,现在不是讲它的时候”。清晰明了,短促有力,是点名批评学生时的诀窍。 只说不评法:即只复述他的行为,而不对他的行为进行评价。例如,“王同学,我看到你将一张纸条传给后面的李同学。”之后你继续讲课,剩下的话由他自己去想。 桌法:有的捣乱行为是同桌之间搞出来的,你可以采用临时调桌的方法。例如,“王同学和李同学(王同学是一个与同桌打闹的人,李同学是与他距离较远的人),你们两个将座位换一下,下了这堂课,再换回来。” 暂时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教室外站一会,调整一下学习状态,十分钟后,我会去接你。” 整堂课驱逐法:例如,“李同学,你现在到我的办公室去。那里有把专用学生椅,你就老实坐在上面,会有其他老师看着你。下课后,我会去办公室找你。”提及一点,你需要在办公室准备一把专为此类学生使用的椅子,你的同事一发现有学生坐在上面,便知道此名学生有问题,先由他们开导他。 (下面针对全班级的骚动) 重申纪律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与我一起念班规第十五条,连念三遍,之后我们再上课”。请注意你的用词,是“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而不宜说“喂,你们不会安静点么?” 集体沉默法:例如,“同学们,我们班级现在太吵了,我已无法讲课。大家与我一起沉默三分钟,之后我们再上课”。切记,如果整个班级弥漫一种躁动的空气,你应果断终止讲课,让双方都平静一下,绝不要硬头皮讲下去,也不要被躁动的情绪所传染,自己也变得烦躁。 10.《教育札记》节选 一般说来,一场成功的家长会由四个要素构成: 1、家长与教师互相尊重和信任,把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发泄对对方的不满情绪放在首位。 2、教师从家长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3、家长从教师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4、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即:“你孩子的班级应该变成什么样”和“你的孩子应该变成什么样”。 家长会结束时,教师应该发给每名家长一张回馈表.在回馈表中,可以向家长提出一些问题: 我对您的孩子的评价是否客观? 您认为您的孩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我向您推荐的家庭辅导计划您是否满意? 您是否自己为孩子制定了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有的话可否告之我? 您希望下次家长会时我回答什么问题? 家长填写完毕后,再交还给教师。教师根据表中所获得的信息为下次家长会做好准备。这样以来,一种互动回馈机制便形成了。这种机制可以使教师的行动有目标,不至于陷入一种盲动状态。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之后停顿一下,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教师不作评论,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李同学,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赵同学,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再由其回答.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然而,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也并不是很多。 六、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 会上   经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