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查询

《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范文模板

共有273人参考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怎么写,3491字免费毕业设计模板格式范文
范文模板大全
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怎么写

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范文(3491字)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通过分析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关系,结合实例,论述了ArcView 和VB 5相互通讯在开发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通讯??1.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来采集、存储、分 析、管理、显示、模拟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现代地球科学、信息 学、环境科学、测绘遥感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应用数学以及各种应用学科有机结合 的集成产物。自60年代加拿大测量学家R.T.Tomlinson 首先提出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术语以来 ,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机平台上,相继出现了GIS的应用平台。如美国ESRI的产 品,已遍布上述四种硬件平台。由于80年代PC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近几年来PC硬件价格的 急剧下跌和其性能日益提高,使得桌面地理信息系统(DeskTop GIS)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其中在国内用得较多的有美国ESRI公司的ArcView。?2. ARCVIEW介绍?现在常用的ArcView2.1以上英文版是直观性较好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它集空间图形、关系 数据库、统计图形、空间分析、网络通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于一体,图形用户界面直观 。而且它有自己的开发工具即Avenue,用于制作特定的ArcView 应用程序。Avenue是一种WI NDOWS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ArcView 的系统功能就是由它编程实现的。?任何一个由Avenue语言开发的Windows应用程序都有一个对应的Project,Project由一些Doc ument和Script组成,而Document又由Document Window 和Document GUI 组成,所以Avenue 应用程序的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Document是人机交流的唯一途径,根据其功能又可分为 V iew, Table, Chart, Layout和 Script Editor五种,Document GUI 是对应于某一Document 的图形用户界面,由 Menu bar,Button bar 和Tool bar组成,分别用来对应不同的功能。图1Avenue应用程序模型?我们在具体开发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时,发现现有的ArcVie w 系统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必须对ArcView 系统重新改造,增加新的功能。由于ArcV iew 的开发语言是Avenue,它的开发效率低,所以在实际开发中既要充分利用ArcView 自身 强大的地图管理功能,又要利用高级语言(如VB5)在快速开发应用方面的长处,两者相互 结合,将取得良好效果。3. 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通讯方法?最通用的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方法是DDE、OLE和对动态联接库的外部 函数调用、文件访问以及WINDOWS剪贴板。上述方法都能使不同的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彼此 通信。其中DDE方法原先是作为一种基于消息的协议在WINDOWS(3.x之前)中实现的,用来在 不同的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交换信息。随着WINDOWS3.0的发布,DDE在实际的应用程序开发 中得到大量应用,这是通过使DDE服务能够利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调用DDE管理库来 完成的。ArcView是通过DDE和DLL方法实现与外部应用程序通信。本文通过一个实例来详细 介绍DDE功能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ArcView既可作Clint,又可作Server,来实现应用程 序之间的通讯,包括发送或接受数据,执行请求,返回分析结果。通过使用DDE方法,可以 克服ArcView本身开发语言的落后性,达到充分发挥ArcView自身强大的地图管理功能,又创 造出符合时代特色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实践证明,采用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通讯进行系 统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4. 实例分析?在本例中,VB5 应用程序向ArcView 发出Avenue 请求以建立新的文档如views 和layouts, 而且应用程序询问ArcView 以得到当前激活的文档。此时VB5 应用程序是目标,而ArcView 是源。?如果已安装VB5 和ArcView,按照下面步骤建立应用程序:?(1) 启动VB5,建立缺省窗体Form1。?(2) 在Form1上根据下列属性建立控件,然后放大窗体以便整齐地排列控件。?ObjectProperty Setting?Text BoxNametxtDDE?Command ButtonCaptionSend Request?NamecmdRequest?Combo BoxNamecboDocType?(3) 在Form1的说明部分增加下面代码:?Const NONE=0, MANUAL=2?Sub Startup()?Dim t?Const DDE_NO_APP=282?this will start ArcView if it isnt running?On Error GoTo FireUp?txtDDE.LinkMode=NONE清除DDE链接?txtDDE.LinkTopic=ArcView|System建立对话?txtDDE.LinkMode=MANUAL建立人工链接?Exit Sub?FireUp:?If Err=DDENOAPP Then?ChDir C:\ARCVIEW2\BIN?t=Shell(arcview,1)?t=DoEvents()?Resume?Else?MsgBox Unknown error.?Stop?End If?End Sub?(4) 在FormLoad 事件中增加下列代码:?Sub FormLoad()?cboDocType.text=?cboDocType.AddItem View?cboDocType.AddItem Layout?cboDocType.AddItem SEdStartup调startup 程序?End Sub?(5) 在FormUnload 事件中增加下列代码:?Sub FormUnload (Cancel As Integer)?txtDDE.LinkMode = NONE关闭DDE 对话?End Sub?(6) 在cboDocTypeClick事件中增加下列代码:?Sub cboDocTypeClick()?cmd=av.GetProject.AddDoc(&cboDocType&.make) av.GetProject.GetActive.Get(0).Ge tWin.Open?txtDDE.LinkExecute cmd?End Sub?(7) 在cmdRequestClick事件中增加下列代码:?Sub cmdRequestClick ()?LinkItem是能够返回值的Avenue script?txtDDE.LinkItem = av.GetActiveDoc.GetName?txtDDE.LinkRequest?End Sub?(8) 存储VB5工程并编译成EXE 文件。?现在即可运行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如果ArcView 没有运行,应用程序就 会激活它。从dropdown combo box 选择一个文档名以便在ArcView中建立一个文档。要访问 当前激活的文档就敲击Send Request button,在文本框里将会显示文档名。本例所有的DDE 通讯都是通过文本框实现的。在VB5中, 任何text box, picture box和label在对话中都可 作为目标,同时任何窗体可看作源。?以上实例的运行环境为:Visual Basic 4.0以上,ArcView2.1以上,Windows3.1以上。?参考文献1、边馥苓主编,《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年8月。2、郭达志、盛业华等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与应用》,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年5月。?3、(美国) Mike McKelvy & Ronald Martinsen 著,《Visual Basic 5开发使用手 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4月。

1FWA范文链接:http://www.1fwa.com/fanwen/109605/

《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doc》
将范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参考和打印
毕业设计范文模板范本免费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文件为doc格式

未知区域的朋友,你觉得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范文格式写法怎么样?(最多500字,当前字数:0)
毕业设计范文

基于耦合度的分布问题研究怎么写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效率的关键。通常处理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其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好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方案因人而异。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度的分布过程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一、 分布问题当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信息来设计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型的MIS系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MIS系统由多少个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用户、功能和数据是如何分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对于一个MIS系统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它抽象分解为用户集 U={u1,u2,..,ul}、功能集F={f1,f2,..,fm}和数据集T={t1,t2,..,tn}。用户通过调用功能集中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存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表。我们可以用图1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讨论的分布问题包括用户分布(User Distribution)、功能分布(Function Distribution)和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用户分布指的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如何在客户端各个平台上分配用户,即每个客户端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功能分布也称处理(process)分布、事务(business)分布、逻辑(logic)分布,指的是如何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功能,即决定哪些功能适合在哪些平台上完成。数据分布的粒度大小可以是数据库、数据表、行、列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据分布逻辑单元是数据表(以下简称数据),数据分布指的是如何在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数据,即如何在服务器上组织这些数据。二、耦合度的计算在分布式MIS系统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因为用户之间、功能之间和数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不同“吸引力”。我们将这种“吸引力”取名为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我们将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称之为用户耦合度,两个功能分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功能耦合度,两个数据分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数据表耦合度。这里讨论耦合度,是因为耦合度是分布式MIS系统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耦合度是不同种因素的函数。耦合度=f(因素1,因素2,…,因素n)用户耦合度 用户之间所属关系、距离和特殊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耦合度大小。企业的部门和职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成一棵部门职务关系树或森林,叶结点为用户。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肯定比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要大。我们将两个用户到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最大距离定义为两个用户之间的疏远度,当两个用户分属于两棵关系树时,它们的疏远度为¥ 。如图2所示的部门职务关系树中,用户u1(职务1)和u4(职务3)之间的疏远度为2,用户u1和u3(部门6)之间的疏远度为3 。疏远度越大其耦合度越小,我们给不同的疏远度以不同的权值,这样就可以折算为耦合度值。两个用户相距400米以内肯定比两个用户相距1公里以上分在同一个客户端可能性要大。两个用户相距越近,其耦合度越大,用户相距远近给予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针对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用程度词来说明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常见的程度词如必须、尽可能、不可能、不能等等,我们给不同的程度词以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功能耦合度 很明显,调用功能1的所有用户和调用功能2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两个功能分在同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用户调用功能的关系对功能耦合度影响较大,但其它因素也影响功能耦合度大小。数据耦合度 功能存取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耦合度影响较大。其它影响数据耦合度大小的因素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MIS系统要求等。三、 分布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主要是确立Client/Server系统结构。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划分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是我们进行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用户、功能、数据分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MIS系统由多少个网络节点组成。2)用户、功能、数据是如何在这些网络节点上分配的。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统一的,即如何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下面我们以用户分布为例,来说明分布过程的具体步骤。设企业的用户集合U={u1,u2,…um},Lu为客户端分组划分的用户耦合度下限。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最小个数客户端集合C={C1, C2, C3,…, Ck},客户端C1, C2, C3,…, Ckí U,满足(1) C1,+C2+ C3+…+Ck =U。(2)任意Ci∈ C,Cj∈C,i≠j 有Ci∩Cj=φ。(3)若RF(ui,uj)>=Lu,则用户ui,uj 就在同一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用户之间耦合度。这里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分别表示用户ui和uj之间由于距离、所属关系、特殊要求等因素影响的耦合度。RF(ui,uj)= 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第二步,求用户二元关系Ru。Ru={<ui, uj > | " ui, uj ? U 且 RF(ui, uj)3 Lu }第三步,求Ru的等价关系Ru挕?Ru? t(Ru)第四步,客户端划分C。C=U/ Ru?/P>分布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案。必须兼顾目标与限制,综合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四、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MIS系统辅助开发环境NDTool(Node Distributed Tool),这是一个基于耦合度和领域知识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该系统设计过程贯穿了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ECSL(Enterprise Concept Stru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企业概念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企业的需求信息。采用中文的类自然语言形式,面向最终用户。DKDL(Domain Knowledge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领域知识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领域专家在MIS系统开发上所积累的经验,并将所得到的领域知识存放于领域知识库中。该语言面向领域软件专家。领域知识库用于存放领域知识。由DKDL获取的领域专家的开发经验,经过分析、组织,所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领域知识库中。我们提供一组领域知识库的操作接口,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存取和维护工作。MADL(MI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分布式MIS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MI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功能的分布情况。它是NDTool系统最后生成的结果。该语言面向软件开发人员。NDTool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将领域软件专家所掌握的领域知识,描述成DKDL文本,经过DKDL编译器的编译,并调用领域知识库的接口将所分析的结果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当需要开发MIS系统时,企业最终用户将他的需求信息用ECSL语言描述出来。通过ECSL编译器进行编译,参考领域知识库的有关领域知识,计算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再根据耦合度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最后将结果用MADL语言描述出来。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数据模型和模块设计。五、 结束语本文围绕基于耦合度的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分布过程及其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讨论。分布问题具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分布将耗费开发者大量的精力。如何合理地设计分布构造方法以及设计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是Client/Server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1] 陆汝钤,金芝,万荣林,夏幼明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软件学报,Vol.7,No. 3,1996[2] 赵洪彪,周立柱 Client/Server结构系统中的处理分布计算机科学,Vol. 24,No.5,1997[3] 张左梁 C/S应用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计算机科学,Vol.24,No.1,1997 ( 耦合度   分布 )

基于CNAPS的流水号管理方法怎么写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效率的关键。通常处理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其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好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方案因人而异。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度的分布过程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一、 分布问题当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信息来设计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型的MIS系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MIS系统由多少个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用户、功能和数据是如何分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对于一个MIS系统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它抽象分解为用户集 U={u1,u2,..,ul}、功能集F={f1,f2,..,fm}和数据集T={t1,t2,..,tn}。用户通过调用功能集中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存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表。我们可以用图1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讨论的分布问题包括用户分布(User Distribution)、功能分布(Function Distribution)和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用户分布指的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如何在客户端各个平台上分配用户,即每个客户端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功能分布也称处理(process)分布、事务(business)分布、逻辑(logic)分布,指的是如何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功能,即决定哪些功能适合在哪些平台上完成。数据分布的粒度大小可以是数据库、数据表、行、列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据分布逻辑单元是数据表(以下简称数据),数据分布指的是如何在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数据,即如何在服务器上组织这些数据。二、耦合度的计算在分布式MIS系统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因为用户之间、功能之间和数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不同“吸引力”。我们将这种“吸引力”取名为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我们将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称之为用户耦合度,两个功能分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功能耦合度,两个数据分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数据表耦合度。这里讨论耦合度,是因为耦合度是分布式MIS系统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耦合度是不同种因素的函数。耦合度=f(因素1,因素2,…,因素n)用户耦合度 用户之间所属关系、距离和特殊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耦合度大小。企业的部门和职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成一棵部门职务关系树或森林,叶结点为用户。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肯定比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要大。我们将两个用户到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最大距离定义为两个用户之间的疏远度,当两个用户分属于两棵关系树时,它们的疏远度为¥ 。如图2所示的部门职务关系树中,用户u1(职务1)和u4(职务3)之间的疏远度为2,用户u1和u3(部门6)之间的疏远度为3 。疏远度越大其耦合度越小,我们给不同的疏远度以不同的权值,这样就可以折算为耦合度值。两个用户相距400米以内肯定比两个用户相距1公里以上分在同一个客户端可能性要大。两个用户相距越近,其耦合度越大,用户相距远近给予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针对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用程度词来说明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常见的程度词如必须、尽可能、不可能、不能等等,我们给不同的程度词以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功能耦合度 很明显,调用功能1的所有用户和调用功能2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两个功能分在同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用户调用功能的关系对功能耦合度影响较大,但其它因素也影响功能耦合度大小。数据耦合度 功能存取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耦合度影响较大。其它影响数据耦合度大小的因素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MIS系统要求等。三、 分布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主要是确立Client/Server系统结构。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划分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是我们进行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用户、功能、数据分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MIS系统由多少个网络节点组成。2)用户、功能、数据是如何在这些网络节点上分配的。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统一的,即如何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下面我们以用户分布为例,来说明分布过程的具体步骤。设企业的用户集合U={u1,u2,…um},Lu为客户端分组划分的用户耦合度下限。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最小个数客户端集合C={C1, C2, C3,…, Ck},客户端C1, C2, C3,…, Ckí U,满足(1) C1,+C2+ C3+…+Ck =U。(2)任意Ci∈ C,Cj∈C,i≠j 有Ci∩Cj=φ。(3)若RF(ui,uj)>=Lu,则用户ui,uj 就在同一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用户之间耦合度。这里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分别表示用户ui和uj之间由于距离、所属关系、特殊要求等因素影响的耦合度。RF(ui,uj)= 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第二步,求用户二元关系Ru。Ru={<ui, uj > | " ui, uj ? U 且 RF(ui, uj)3 Lu }第三步,求Ru的等价关系Ru挕?Ru? t(Ru)第四步,客户端划分C。C=U/ Ru?/P>分布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案。必须兼顾目标与限制,综合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四、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MIS系统辅助开发环境NDTool(Node Distributed Tool),这是一个基于耦合度和领域知识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该系统设计过程贯穿了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ECSL(Enterprise Concept Stru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企业概念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企业的需求信息。采用中文的类自然语言形式,面向最终用户。DKDL(Domain Knowledge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领域知识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领域专家在MIS系统开发上所积累的经验,并将所得到的领域知识存放于领域知识库中。该语言面向领域软件专家。领域知识库用于存放领域知识。由DKDL获取的领域专家的开发经验,经过分析、组织,所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领域知识库中。我们提供一组领域知识库的操作接口,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存取和维护工作。MADL(MI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分布式MIS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MI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功能的分布情况。它是NDTool系统最后生成的结果。该语言面向软件开发人员。NDTool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将领域软件专家所掌握的领域知识,描述成DKDL文本,经过DKDL编译器的编译,并调用领域知识库的接口将所分析的结果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当需要开发MIS系统时,企业最终用户将他的需求信息用ECSL语言描述出来。通过ECSL编译器进行编译,参考领域知识库的有关领域知识,计算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再根据耦合度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最后将结果用MADL语言描述出来。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数据模型和模块设计。五、 结束语本文围绕基于耦合度的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分布过程及其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讨论。分布问题具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分布将耗费开发者大量的精力。如何合理地设计分布构造方法以及设计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是Client/Server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1] 陆汝钤,金芝,万荣林,夏幼明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软件学报,Vol.7,No. 3,1996[2] 赵洪彪,周立柱 Client/Server结构系统中的处理分布计算机科学,Vol. 24,No.5,1997[3] 张左梁 C/S应用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计算机科学,Vol.24,No.1,1997 ( 方法   流水号 )

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怎么写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效率的关键。通常处理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其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好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方案因人而异。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度的分布过程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一、 分布问题当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信息来设计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型的MIS系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MIS系统由多少个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用户、功能和数据是如何分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对于一个MIS系统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它抽象分解为用户集 U={u1,u2,..,ul}、功能集F={f1,f2,..,fm}和数据集T={t1,t2,..,tn}。用户通过调用功能集中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存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表。我们可以用图1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讨论的分布问题包括用户分布(User Distribution)、功能分布(Function Distribution)和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用户分布指的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如何在客户端各个平台上分配用户,即每个客户端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功能分布也称处理(process)分布、事务(business)分布、逻辑(logic)分布,指的是如何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功能,即决定哪些功能适合在哪些平台上完成。数据分布的粒度大小可以是数据库、数据表、行、列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据分布逻辑单元是数据表(以下简称数据),数据分布指的是如何在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数据,即如何在服务器上组织这些数据。二、耦合度的计算在分布式MIS系统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因为用户之间、功能之间和数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不同“吸引力”。我们将这种“吸引力”取名为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我们将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称之为用户耦合度,两个功能分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功能耦合度,两个数据分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数据表耦合度。这里讨论耦合度,是因为耦合度是分布式MIS系统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耦合度是不同种因素的函数。耦合度=f(因素1,因素2,…,因素n)用户耦合度 用户之间所属关系、距离和特殊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耦合度大小。企业的部门和职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成一棵部门职务关系树或森林,叶结点为用户。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肯定比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要大。我们将两个用户到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最大距离定义为两个用户之间的疏远度,当两个用户分属于两棵关系树时,它们的疏远度为¥ 。如图2所示的部门职务关系树中,用户u1(职务1)和u4(职务3)之间的疏远度为2,用户u1和u3(部门6)之间的疏远度为3 。疏远度越大其耦合度越小,我们给不同的疏远度以不同的权值,这样就可以折算为耦合度值。两个用户相距400米以内肯定比两个用户相距1公里以上分在同一个客户端可能性要大。两个用户相距越近,其耦合度越大,用户相距远近给予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针对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用程度词来说明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常见的程度词如必须、尽可能、不可能、不能等等,我们给不同的程度词以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功能耦合度 很明显,调用功能1的所有用户和调用功能2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两个功能分在同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用户调用功能的关系对功能耦合度影响较大,但其它因素也影响功能耦合度大小。数据耦合度 功能存取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耦合度影响较大。其它影响数据耦合度大小的因素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MIS系统要求等。三、 分布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主要是确立Client/Server系统结构。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划分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是我们进行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用户、功能、数据分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MIS系统由多少个网络节点组成。2)用户、功能、数据是如何在这些网络节点上分配的。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统一的,即如何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下面我们以用户分布为例,来说明分布过程的具体步骤。设企业的用户集合U={u1,u2,…um},Lu为客户端分组划分的用户耦合度下限。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最小个数客户端集合C={C1, C2, C3,…, Ck},客户端C1, C2, C3,…, Ckí U,满足(1) C1,+C2+ C3+…+Ck =U。(2)任意Ci∈ C,Cj∈C,i≠j 有Ci∩Cj=φ。(3)若RF(ui,uj)>=Lu,则用户ui,uj 就在同一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用户之间耦合度。这里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分别表示用户ui和uj之间由于距离、所属关系、特殊要求等因素影响的耦合度。RF(ui,uj)= 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第二步,求用户二元关系Ru。Ru={<ui, uj > | " ui, uj ? U 且 RF(ui, uj)3 Lu }第三步,求Ru的等价关系Ru挕?Ru? t(Ru)第四步,客户端划分C。C=U/ Ru?/P>分布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案。必须兼顾目标与限制,综合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四、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MIS系统辅助开发环境NDTool(Node Distributed Tool),这是一个基于耦合度和领域知识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该系统设计过程贯穿了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ECSL(Enterprise Concept Stru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企业概念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企业的需求信息。采用中文的类自然语言形式,面向最终用户。DKDL(Domain Knowledge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领域知识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领域专家在MIS系统开发上所积累的经验,并将所得到的领域知识存放于领域知识库中。该语言面向领域软件专家。领域知识库用于存放领域知识。由DKDL获取的领域专家的开发经验,经过分析、组织,所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领域知识库中。我们提供一组领域知识库的操作接口,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存取和维护工作。MADL(MI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分布式MIS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MI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功能的分布情况。它是NDTool系统最后生成的结果。该语言面向软件开发人员。NDTool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将领域软件专家所掌握的领域知识,描述成DKDL文本,经过DKDL编译器的编译,并调用领域知识库的接口将所分析的结果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当需要开发MIS系统时,企业最终用户将他的需求信息用ECSL语言描述出来。通过ECSL编译器进行编译,参考领域知识库的有关领域知识,计算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再根据耦合度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最后将结果用MADL语言描述出来。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数据模型和模块设计。五、 结束语本文围绕基于耦合度的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分布过程及其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讨论。分布问题具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分布将耗费开发者大量的精力。如何合理地设计分布构造方法以及设计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是Client/Server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1] 陆汝钤,金芝,万荣林,夏幼明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软件学报,Vol.7,No. 3,1996[2] 赵洪彪,周立柱 Client/Server结构系统中的处理分布计算机科学,Vol. 24,No.5,1997[3] 张左梁 C/S应用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计算机科学,Vol.24,No.1,1997 ( 毕业设计   理工大学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怎么写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效率的关键。通常处理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其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好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方案因人而异。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度的分布过程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一、 分布问题当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信息来设计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型的MIS系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MIS系统由多少个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用户、功能和数据是如何分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对于一个MIS系统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它抽象分解为用户集 U={u1,u2,..,ul}、功能集F={f1,f2,..,fm}和数据集T={t1,t2,..,tn}。用户通过调用功能集中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存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表。我们可以用图1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讨论的分布问题包括用户分布(User Distribution)、功能分布(Function Distribution)和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用户分布指的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如何在客户端各个平台上分配用户,即每个客户端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功能分布也称处理(process)分布、事务(business)分布、逻辑(logic)分布,指的是如何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功能,即决定哪些功能适合在哪些平台上完成。数据分布的粒度大小可以是数据库、数据表、行、列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据分布逻辑单元是数据表(以下简称数据),数据分布指的是如何在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数据,即如何在服务器上组织这些数据。二、耦合度的计算在分布式MIS系统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因为用户之间、功能之间和数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不同“吸引力”。我们将这种“吸引力”取名为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我们将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称之为用户耦合度,两个功能分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功能耦合度,两个数据分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数据表耦合度。这里讨论耦合度,是因为耦合度是分布式MIS系统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耦合度是不同种因素的函数。耦合度=f(因素1,因素2,…,因素n)用户耦合度 用户之间所属关系、距离和特殊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耦合度大小。企业的部门和职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成一棵部门职务关系树或森林,叶结点为用户。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肯定比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要大。我们将两个用户到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最大距离定义为两个用户之间的疏远度,当两个用户分属于两棵关系树时,它们的疏远度为¥ 。如图2所示的部门职务关系树中,用户u1(职务1)和u4(职务3)之间的疏远度为2,用户u1和u3(部门6)之间的疏远度为3 。疏远度越大其耦合度越小,我们给不同的疏远度以不同的权值,这样就可以折算为耦合度值。两个用户相距400米以内肯定比两个用户相距1公里以上分在同一个客户端可能性要大。两个用户相距越近,其耦合度越大,用户相距远近给予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针对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用程度词来说明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常见的程度词如必须、尽可能、不可能、不能等等,我们给不同的程度词以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功能耦合度 很明显,调用功能1的所有用户和调用功能2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两个功能分在同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用户调用功能的关系对功能耦合度影响较大,但其它因素也影响功能耦合度大小。数据耦合度 功能存取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耦合度影响较大。其它影响数据耦合度大小的因素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MIS系统要求等。三、 分布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主要是确立Client/Server系统结构。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划分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是我们进行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用户、功能、数据分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MIS系统由多少个网络节点组成。2)用户、功能、数据是如何在这些网络节点上分配的。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统一的,即如何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下面我们以用户分布为例,来说明分布过程的具体步骤。设企业的用户集合U={u1,u2,…um},Lu为客户端分组划分的用户耦合度下限。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最小个数客户端集合C={C1, C2, C3,…, Ck},客户端C1, C2, C3,…, Ckí U,满足(1) C1,+C2+ C3+…+Ck =U。(2)任意Ci∈ C,Cj∈C,i≠j 有Ci∩Cj=φ。(3)若RF(ui,uj)>=Lu,则用户ui,uj 就在同一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用户之间耦合度。这里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分别表示用户ui和uj之间由于距离、所属关系、特殊要求等因素影响的耦合度。RF(ui,uj)= 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第二步,求用户二元关系Ru。Ru={<ui, uj > | " ui, uj ? U 且 RF(ui, uj)3 Lu }第三步,求Ru的等价关系Ru挕?Ru? t(Ru)第四步,客户端划分C。C=U/ Ru?/P>分布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案。必须兼顾目标与限制,综合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四、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MIS系统辅助开发环境NDTool(Node Distributed Tool),这是一个基于耦合度和领域知识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该系统设计过程贯穿了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ECSL(Enterprise Concept Stru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企业概念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企业的需求信息。采用中文的类自然语言形式,面向最终用户。DKDL(Domain Knowledge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领域知识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领域专家在MIS系统开发上所积累的经验,并将所得到的领域知识存放于领域知识库中。该语言面向领域软件专家。领域知识库用于存放领域知识。由DKDL获取的领域专家的开发经验,经过分析、组织,所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领域知识库中。我们提供一组领域知识库的操作接口,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存取和维护工作。MADL(MI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分布式MIS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MI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功能的分布情况。它是NDTool系统最后生成的结果。该语言面向软件开发人员。NDTool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将领域软件专家所掌握的领域知识,描述成DKDL文本,经过DKDL编译器的编译,并调用领域知识库的接口将所分析的结果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当需要开发MIS系统时,企业最终用户将他的需求信息用ECSL语言描述出来。通过ECSL编译器进行编译,参考领域知识库的有关领域知识,计算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再根据耦合度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最后将结果用MADL语言描述出来。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数据模型和模块设计。五、 结束语本文围绕基于耦合度的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分布过程及其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讨论。分布问题具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分布将耗费开发者大量的精力。如何合理地设计分布构造方法以及设计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是Client/Server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1] 陆汝钤,金芝,万荣林,夏幼明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软件学报,Vol.7,No. 3,1996[2] 赵洪彪,周立柱 Client/Server结构系统中的处理分布计算机科学,Vol. 24,No.5,1997[3] 张左梁 C/S应用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计算机科学,Vol.24,No.1,1997 ( 毕业设计   本科 )

税收面临网上贸易的挑战怎么写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分布式应用系统中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分布、功能分布和数据分布问题。【关键词】用户分布,功能分布,数据分布,耦合度,领域知识,自动构造  随着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系统复杂和扩大,其数据、功能和用户的分布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合理有效地设计MIS系统模型是MIS系统能否有效发挥效率的关键。通常处理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其以往的开发经验,设计的好坏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且方案因人而异。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度的分布过程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一、 分布问题当我们根据系统的需求信息来设计基于三层Client/Server模型的MIS系统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需要确定MIS系统由多少个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用户、功能和数据是如何分布在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对于一个MIS系统来说,我们都可以将它抽象分解为用户集 U={u1,u2,..,ul}、功能集F={f1,f2,..,fm}和数据集T={t1,t2,..,tn}。用户通过调用功能集中的一些功能模块,来存取数据集中的数据表。我们可以用图1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要讨论的分布问题包括用户分布(User Distribution)、功能分布(Function Distribution)和数据分布(Data Distribution)。用户分布指的是根据系统的需求,决定如何在客户端各个平台上分配用户,即每个客户端允许哪些用户使用。功能分布也称处理(process)分布、事务(business)分布、逻辑(logic)分布,指的是如何在应用程序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功能,即决定哪些功能适合在哪些平台上完成。数据分布的粒度大小可以是数据库、数据表、行、列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数据分布逻辑单元是数据表(以下简称数据),数据分布指的是如何在数据库服务器各个平台上分配数据,即如何在服务器上组织这些数据。二、耦合度的计算在分布式MIS系统中,之所以有不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是因为用户之间、功能之间和数据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不同“吸引力”。我们将这种“吸引力”取名为耦合度(Coupling Degree)。我们将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称之为用户耦合度,两个功能分在同一个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功能耦合度,两个数据分在同一个数据库服务器的可能性称之为数据表耦合度。这里讨论耦合度,是因为耦合度是分布式MIS系统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耦合度是不同种因素的函数。耦合度=f(因素1,因素2,…,因素n)用户耦合度 用户之间所属关系、距离和特殊要求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用户耦合度大小。企业的部门和职务之间的所属关系构成一棵部门职务关系树或森林,叶结点为用户。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肯定比间接同属一个部门的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要大。我们将两个用户到它们最近共同祖先的最大距离定义为两个用户之间的疏远度,当两个用户分属于两棵关系树时,它们的疏远度为¥ 。如图2所示的部门职务关系树中,用户u1(职务1)和u4(职务3)之间的疏远度为2,用户u1和u3(部门6)之间的疏远度为3 。疏远度越大其耦合度越小,我们给不同的疏远度以不同的权值,这样就可以折算为耦合度值。两个用户相距400米以内肯定比两个用户相距1公里以上分在同一个客户端可能性要大。两个用户相距越近,其耦合度越大,用户相距远近给予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针对企业的一些特殊要求,我们用程度词来说明两个用户分在同一个客户端的可能性,常见的程度词如必须、尽可能、不可能、不能等等,我们给不同的程度词以不同的权值,以折算为耦合度值。功能耦合度 很明显,调用功能1的所有用户和调用功能2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这两个功能分在同一应用程序服务器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用户调用功能的关系对功能耦合度影响较大,但其它因素也影响功能耦合度大小。数据耦合度 功能存取数据的关系对数据耦合度影响较大。其它影响数据耦合度大小的因素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MIS系统要求等。三、 分布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主要是确立Client/Server系统结构。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基于耦合度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划分过程,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是我们进行网络节点划分的依据。用户、功能、数据分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MIS系统由多少个网络节点组成。2)用户、功能、数据是如何在这些网络节点上分配的。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又是统一的,即如何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下面我们以用户分布为例,来说明分布过程的具体步骤。设企业的用户集合U={u1,u2,…um},Lu为客户端分组划分的用户耦合度下限。我们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最小个数客户端集合C={C1, C2, C3,…, Ck},客户端C1, C2, C3,…, Ckí U,满足(1) C1,+C2+ C3+…+Ck =U。(2)任意Ci∈ C,Cj∈C,i≠j 有Ci∩Cj=φ。(3)若RF(ui,uj)>=Lu,则用户ui,uj 就在同一客户端。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用户之间耦合度。这里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分别表示用户ui和uj之间由于距离、所属关系、特殊要求等因素影响的耦合度。RF(ui,uj)= RFd (ui,uj) +RFc (ui,uj) +RFs (ui,uj)+…第二步,求用户二元关系Ru。Ru={<ui, uj > | " ui, uj ? U 且 RF(ui, uj)3 Lu }第三步,求Ru的等价关系Ru挕?Ru? t(Ru)第四步,客户端划分C。C=U/ Ru?/P>分布是一个权衡的过程,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案。必须兼顾目标与限制,综合考虑所有方面的因素。四、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我们设计和实现了一个MIS系统辅助开发环境NDTool(Node Distributed Tool),这是一个基于耦合度和领域知识的用户、功能和数据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该系统设计过程贯穿了我们所提出的思想和方法。ECSL(Enterprise Concept Stru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企业概念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最终用户所提供的企业的需求信息。采用中文的类自然语言形式,面向最终用户。DKDL(Domain Knowledge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领域知识描述语言,主要用于获取领域专家在MIS系统开发上所积累的经验,并将所得到的领域知识存放于领域知识库中。该语言面向领域软件专家。领域知识库用于存放领域知识。由DKDL获取的领域专家的开发经验,经过分析、组织,所得到的结果保存在领域知识库中。我们提供一组领域知识库的操作接口,用于领域知识库的存取和维护工作。MADL(MIS System Architectu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一个分布式MIS系统体系结构描述语言,主要用于描述MIS系统中的用户、数据和功能的分布情况。它是NDTool系统最后生成的结果。该语言面向软件开发人员。NDTool系统的工作流程。首先,将领域软件专家所掌握的领域知识,描述成DKDL文本,经过DKDL编译器的编译,并调用领域知识库的接口将所分析的结果存入领域知识库中。当需要开发MIS系统时,企业最终用户将他的需求信息用ECSL语言描述出来。通过ECSL编译器进行编译,参考领域知识库的有关领域知识,计算用户、功能和数据耦合度,再根据耦合度进行网络节点的划分,最后将结果用MADL语言描述出来。提供给开发人员进行数据模型和模块设计。五、 结束语本文围绕基于耦合度的Client/Server结构应用程序的分布过程及其自动生成工具的实现进行了讨论。分布问题具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特点,同时分布将耗费开发者大量的精力。如何合理地设计分布构造方法以及设计分布的自动生成工具是Client/Server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1] 陆汝钤,金芝,万荣林,夏幼明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软件学报,Vol.7,No. 3,1996[2] 赵洪彪,周立柱 Client/Server结构系统中的处理分布计算机科学,Vol. 24,No.5,1997[3] 张左梁 C/S应用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技术计算机科学,Vol.24,No.1,1997 ( 税收   网上贸易 )

与实现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和VB5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有关的范文
地理信息系统范本模板
学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报告范文